9月23日,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盛大开幕,56个比赛项目的门票纷纷开售。尽管各项目的门票销量普遍良好,但不同项目、不同场次间的销量差异依然显著。其中,电子竞技项目(简称“电竞”)的受欢迎程度尤为突出。
据《杭州第19届亚运会票价指南》显示,电竞门票分为A、B两档,价格分别为500元至1000元,这在所有可售项目中堪称最高。由于对电竞门票的需求旺盛,观众需提前报名并参与抽签才能获得购票资格。
亚运电竞赛事门票一票难求,正是电竞行业持续火爆的缩影。据《2025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》预测,2025年中国电竞用户将达4.78亿,其中87.3%的用户在过去一年内进行过电竞消费,且消费金额呈上升趋势。
然而,电子竞技并非一蹴而就。十年前,电竞还被视为不务正业。如今,它已成为一个正当的行业,更是一个为国家争光的项目。那么,电子竞技究竟是如何从一个边缘话题成长为大众关注的赛事?这一切背后又有哪些故事?
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玩的游戏
历史上最早一场有图像显示的电子竞技比赛并非在电脑或游戏机上,而是在一台示波器上。1958年,物理学家威廉·希金伯森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工作,他利用示波器改造出了一款名为“双人网球”的游戏,成为电子游戏的雏形。
在开放日当天,这款游戏吸引了众多游客,他们纷纷观摩、体验。这款游戏成功地向大众展示了弹道、辐射、波等抽象概念。遗憾的是,我们已无法得知哪两位游客成为了这款游戏的最早玩家。
斯坦福实验室里的太空大战
世界上第一场严格意义上的电子竞技大赛——首届“星系杯《太空大战》奥林匹克竞赛”于1972年举办。这款游戏由麻省理工学院开发,旨在展示PDP-1原型机的高性能。游戏中的两名玩家可以互相发射激光攻击对方太空船,增添了游戏的真实性和趣味性。
1972年,斯图亚特·布兰德提议在斯坦福大学举办《太空大战》竞赛,胜者将获得一整年《滚石》杂志。这场小规模的比赛对很多人产生了深远影响,包括后来的游戏业创始人诺兰·布什内尔。
从广告电影走出的游戏大赛
在雅达利的示范下,电子游戏行业迅速发展。1980年,雅达利举办了一次《太空入侵者》大赛,吸引了万名选手参赛。然而,由于经营失误,雅达利等早期游戏公司被淘汰,任天堂等企业后来居上。
任天堂进入游戏行业后,专注于街机领域。1983年,任天堂推出家用游戏主机FC,因其价格低廉、游戏丰富而广受欢迎。为了推广产品,任天堂赞助拍摄了电影《小鬼跷家》,并在次年举办了任天堂世界竞标赛,成为电竞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。
电子竞技从业余走向职业化
上世纪90年代,互联网普及和新兴游戏类型涌现,推动了电子竞技的发展。1997年,银行家安吉·穆洛兹创立了电子竞技界最早的职业联盟——职业电子竞技联盟(CPL),将电竞推向职业化发展。
CPL的示范效应促使世界各地纷纷组建电竞联盟,举办职业赛事。例如,2000年,韩国三星公司出资700万美元举办“世界电子竞技的挑战赛”(WCGC),后更名为“世界电子竞技大赛”(WCG),成为业内极具影响力的赛事。
中国电子竞技业的发展历程
1996年,中国第一家网吧在上海开业,成为培养电竞选手的训练基地。第一届WCG大赛使中国选手意识到电竞的魅力,马天元在《星际争霸》项目中夺得冠军,为电竞在中国赢得了认可。
然而,2002年“蓝极速网吧事件”和广电总局的禁令使电竞再次被妖魔化。尽管如此,中国选手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,如李晓峰在WCG世界总决赛中夺得《魔兽争霸3》冠军。
2025年,腾讯游戏竞技平台(TGA)的创办为中国电竞提供了规范化的赛事平台,推动了电竞行业的发展。同年,王思聪进入电竞行业,收购CCM战队,组建iG电竞俱乐部,推动了电竞产业链的完善。
电子竞技会成为奥运赛事吗?
随着电竞行业规范化推进,它逐步得到传统体育组织的认可。2025年杭州亚运会,电子竞技成为正式项目。尽管奥运会对电竞的暴力、商业化等方面存在担忧,但国际奥委会已承认电竞为一种体育运动。
电子竞技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,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。尽管它现在还不是奥运赛事,但已具备奥运精神,成为奥运精神的传播者。